如何避免生产聚合氯化铝过程中出现的重金属等超标现象。市场上有些非国标的劣质聚合氯化铝生产过程使用的某些原料中重金属等有害离子含量很高,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酸溶过程中加入硫化钠、硫化钙等硫化物,使有害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而去除;也可以考虑用铝屑置换和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离子。
氧化铝含量是聚合氯化铝产品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其含量越高,纯度就越高,说明品质越好。聚合氯化铝广泛用于工业污水处理方面,含量要求并没有太高,但在造纸工业中对高纯度聚合氯化铝要求特别高,这方面既是难点,也是研究热点之一。聚合氯化铝在造纸工业中占据一定地位,被广泛使用。
聚合氯化铝重金属含量超标在我国有明确规定,特别是湖北等地自来水处理相应力度更大。所以润群化工作为生产厂家,在生产聚合氯化铝PAC一般选用矿物作为原料,而矿物等原材料一般成分复杂,并需经过破碎等加成粉末,且粉末越细,氧化铝溶出率越高,但是相应不溶物等杂就越难沉淀,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不溶物是生产聚合氯化铝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聚氯化铝是一种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该产物是AlCl3和Al(OH)3之间的产物。聚氯化铝的质量取决于产品的综合指数。
聚氯化铝PAC的质量决定了聚合氯化铝的价格。主要有三个指标:氧化铝含量,盐碱和水不溶物。铝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相对水不溶物越小。盐的基础是可调节的。
聚氯化铝PAC的颜色和质量是相关的。通常,从外观可以看出聚氯化铝,其为棕色,卡其色,黄色,黄色和白色。棕色聚合氯化铝是低品位的,卡其聚氯化铝是中档产品,黄色和白色都是产品。价格反过来又上涨了。
聚氯化铝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判断产品质量是否良好取决于氧化铝的含量。活级水处理氧化铝的质量分数应大于30%。氧化铝的水处理质量分数为27-29%。
聚氯化铝的碱性通常由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变化引起,是OH离子。聚氯化铝中的OH离子指数称为碱度。通常,也定义基础程度。聚氯化铝分子中OH和Al的百分比通常在40-90%之间。
聚合氯化铝溶解后,不溶物沉积在泵箱底部。它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越来越多。现在手动清洁,这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可以根据水不溶物的含量来判断PAC产物。
聚合氯化铝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净水材料,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从而使聚合氯化铝发挥更好的作用!
水温:絮凝剂的水解与温度有关,一般说来,水温20~30℃为宜。每当温度升高10℃时,水解速度增加1倍。温度尤其对铝盐的絮凝效果影响较大,当水温低于5℃时,铝盐的水解速度慢,作用显著降低。温度在10~15℃下,生成Al(OH)3絮团是无定形,松散不易沉降,水温低,水的耗滞系数大,阻力增加,碰撞次数减少,影响絮凝效果。这时可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以改善处理效果,或用气浮法代替沉淀法作为后续处理过程。而当温度升高时,絮团比较紧密,易于沉降。
pH值:铝、铁盐絮凝剂水解产物中主要起絮凝作用的是多核多羟基阳络离子的电性中和作用和吸附桥连作用,其次是氢氧化物沉淀的卷带网捕作用。如用铝、铁盐处理废水时,水解进行结果使溶液pH值降低。若原水碱度不足,要中和新增加的H 离子时,应投入碱类药剂以提高碱度。一般投入助凝剂,如加入石灰或苏打(约20mg/L,以CaO计)。铝盐适宜的pH值为6.4~7.8,铁盐絮凝时更佳的pH值为6.0~6.4。
混凝剂用量:絮凝剂的用量取决于胶体的浓度、电性正负和电荷数量以及絮凝过程的pH值。各种絮凝的更佳用量范围是互不相同的。
不同浓度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在助留助滤方面没有明显差别,聚合氯化铝、两性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漂白麦草浆纸料的一次留着率和滤水性能,并且,聚合氯化铝与其他带有阳电荷的助留剂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漂白麦草浆纸料的一次留着率;此外,搅拌速度对漂白麦草浆的一次留着率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聚合氯化铝的助留作用显著下降,当与两性淀粉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同使用时,能有效提高其抗剪切能力;接触时间对聚合氯化铝的助留作用影响较小,而对两性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影响相对较大;几种助剂均在中性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助留效果,并且聚合氯化铝与两性淀粉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配合使用明显在中、碱性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留着效果。
用于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有色水和受污染水,均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并且对原水的pH值、温度、浑浊度、碱度、有机物等的变化,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如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联用处理高浑浊度水,效果更好。
由于聚合氯化铝的有效成分(Al2O3)高,用量少,且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在达到同样絮凝效果的条件下,按Al2O3计算,用于低浊度水,其用量仅为硫酸铝的50%-75%;用于高浑浊度水,约相当于硫酸铝的30%-40%。它具有用量少,净水成本低的优点,所以说聚合氯化铝在水处理发展中起到行业重要地位。